2007年8月21日 星期二

即將開學 歡迎各位

28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湘茹109648008 提到:

(以上格式來自老師網頁設計的留言內容)

第一項作業:
分享自己曾經作過的教育研究或運用
研究結果於實務經驗。

可能真的被老師說中了,教育大學四
年讀出來之後,既沒有研究成果,也沒有
理論的應用,如果真的硬要算理論上的應
用,也應該只有在集中實習的時間,藉由
一個小組的分工合作,來達成教學的目標。

誠如老師課堂上所說的,反思違反了
人性的本能,反思不是自然而然得到的,那
是需要訓練的。在短短的集中實習期間,我
們寫了數百張的反思心得,反思自己,回饋
別人,對於那些教學中無法預測的狀況,都
成了一個小小的研究個案。

對教師自覺的養成,那些反思應該有著
不可抹滅的作用,當從新竹市陽光國小回到
了高雄縣母校之際,那些在集中實習所獲得
的反思,被視為是珍貴信念的反思,卻在不
同的氛圍下成了不被重視的部分。

反思可以算是一種研究方式嗎?
或只是教學者對自己的評估?

反思常常讓教學者陷入兩難的情況,
心有餘而力不足,不知道是不是因為
是實習教師的關係,所以常常感到
理論是如此的窒礙難行?

.. 提到...

反思何以會讓我們的教學陷入兩難呢?
我以為,透過反思可以讓我們覺察教學的疏漏進而讓我們的教學臻於更善更美,不是嗎?
我的想法是,反思是一種後設認知,透過反思我們得以監控管理我們自己的教學品質之外,不也是透過反思,來知覺理論與實務之間的差距,並縮短這樣的差距嗎?
我記得我的實習指導老師曾經告訴我,要想做一位好老師,就要有「異於常人」的準備。
在我職教的7年時間裡,其實我看到的,多半是異於常人的老師,大家都是用自己的方式在反思自己的教學,改善自己的教學呢。
偶爾利用DC錄下自己教學的片段,看著自己張牙舞爪訓斥學生的畫面,其實也挺有趣的。
每週做的課堂紀錄,不但可以幫助自己管理課務,也可以有效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
不算作業啦,只是看到班長的意見,跟著上來囉嗦一下~

匿名 提到...

艾謙109648021
畢業後正式為師的這八九年,當導師時是埋頭於班級教學,兼行政工作也是忙於瑣碎的業務,真正的研究實在談不上,最常做的就是和教學群同事一起討論想法、設計教學;曾經一些志同道合的老師,自組工作坊(國語文方面),邀請教授指導,然後將思考與討論的東西付諸於教學實踐,之後再將結果帶回工作坊分享並給予彼此回饋和建議,之後再修正。這樣算是一種教師專業自主能力的提昇吧!
個人主動將嚴謹的「新」論文研究運用於實務經驗比較少,因為通常我較少去涉略一些新的論文;反倒是參加研習時,透過「好」講師的授課,比較能產生想法。在我們學校,同事間的討論風氣蠻盛行,團體的力量勝過一人單打獨鬥,在有限的時間內,這才能增加實踐的可能性。

匿名 提到...

夏碧凰109648011 提到:
第一項作業:
分享自己曾經作過的教育研究或運用研究結果於實務經驗。

因為大學專題研究是教育學系必修的緣故,系上同學都分組進行這個對我們而言恐懼的「專題」。因為有機會成為系上一位教授的研究助理,所以尋找指導教授的路程也就縮短了許多,但在找尋研究主題時,可讓我們傷透了腦筋。

從自己感興趣的議題「師資培育課程的設定」到指導教授提供的方向「戶外教學」,後來又轉換成「課程文化」(也是指導教授介紹的)後才確定。因為當初想報名國科會的審核,覺得這個主題國內較少研究又很新穎,因此後來所訂定的專題題目就為「以課程文化觀點探討師範校院系所之轉型-以屏東教育大學為例」。

但真正著手進行研究後,發現因為「課程文化」相關的文獻較少,國內也沒有類似的研究,又加上我們是「轉型」的這個議題,讓當初在寫專題的我們一開始就遇到挫折。不過後來經過與指導教授的討論,我們對於文獻蒐集的方向就比較確定。當初所採取的研究方法為質性研究的訪談法,以立意取樣18位研究對象(包含兩個系所的行政人員、教師與學生),也在真正進入研究現場後,才有真正做研究的感覺,在跟研究對象訪談中,我們也獲得許多,不論是訪談技巧的增進或是對系所轉型的了解,但等到要打逐字稿時,這洋洋灑灑的18篇逐字稿,可讓我們小組累壞了,而且之後還要從這些內容中做主題分析、與理論印證,實在是讓我們心有餘而力不足。

不過經過了一年的努力,我們還是將這篇專題研究論文撰寫出來了,雖然還有許多不足之處,但是都是我們努力的心血,套句指導教授說的話:「只有真正run過這個過程,我們才真正懂得什麼是研究。」做研究必須蒐集資料、分析並時時反省,將理論與實務做結合,這些經驗是必須自己來體驗的。而且當初了研究成果也成為當時系所評鑑的參考,獲得研究對象的重視,也是我們感到很光榮的。這就是我做過的教育研究的經驗,提供給大家參考。

匿名 提到...

孟穎 109648023
第一項作業:
分享自己曾經作過的教育研究或運用
研究結果於實務經驗。

投入教育界這四五年的時間,並不算長,連續擔任了兩屆高年級導師,直到今年是第三屆學生了,回想自己帶班的過程中,我承認自己曾像一隻挫敗的公雞一樣喊著要辭職。

第一年帶班,我才知道在師範學院學了那麼多的教學法、課程設計模式,到了教學現場卻每天被愛講話的學生干擾上課秩序、做也做不完的行政雜務,以及層出不窮的意外事件(學生打架、吵架、特殊兒童不受控制、家長的抱怨…等)搞得七葷八素。有人說:「妳的運氣太差,所以帶到這一班。」

但我知道這只是安慰!

漫長的暑假過後,我告訴自己:一切重新開始!

重新接到三十個孩子,孩子們笑嘻嘻的對我感到好奇,對著我問東問西。我突然想到一句話:「老師不是教書,是教人!教學是一種藝術。」大學時常在課本裡、文章裡,甚至是老師們都常常提到,只是我一直不以為意,直到當時我才知道這是多麼重要的一句話。

從前我總是以自己的學習經驗和自我要求為標準去要求學生,我是在「教書」,但是教育是一個面對「人」的工作,無論是和學生或是和家長,如能以同理心設身處地去為孩子和家長著想,親師之間的衝突就少了,漸漸的,我的家長成為了我的好幫手。師生之間的衝突也少了,因為我知道與其禁止孩子不能做什麼,對他們發脾氣,不如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幫助他們走過人生的挫折,度過難關,讓他們知道自己能做什麼,孩子們需要在一個穩定和諧的學習環境裡才會懂得控制自己的脾氣。

是的,我知道自己跨出了一小步。

去年,為了準備考研究所,我去報名了補習班。批判教育學理論中直指教育制度乃是一種再製,家長對孩子文化資本的投資,將決定孩子未來可能位處的社會階級,讓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的確,在許多老師眼中的問題學生,總是干擾上課、行為偏差、成績不佳,但是細細檢視他們的家庭背景和家長對教育的態度,不難理解為何孩子為何不斷闖禍,讓老師頭大,大家也不懂為什麼這些孩子總是要帶給別人麻煩呢?

有時候,我也常被這些學生氣得失去理智,他們就像教室內的隱形炸彈,隨時都會引爆,但在了解到他們家庭背後的問題之後,我發現我應該調整自己的角色,我不應該只是當一個法官,判下他們的罪,對於他們犯下的錯誤,我變得比較不容易生氣,嘗試與孩子溝通,即使他們可能一錯再錯,我相信他們會在每一次的經驗裡得到教訓。

昨天,曾經是我班上令我最頭痛的孩子,從雲林來看我,看到他變得更彬彬有禮,我想,這一次,我的方法用對了吧?

匿名 提到...

江欣穎109648019

第一項作業:
分享自己曾經作過的教育研究或運用研究結果於實務經驗。

踏入國小教育的工作已經是第五年了,由於一直兼任行政工作的關係,因此總是很少有能和孩子有長時間的共處,加上一直是在訓導處工作,所以較少機會參與校本課程研發、設計等「大型」的課程實務研究。大部分機會,都是自己閱讀了相關期刊,在任教的課堂上進行小小的實務運用。
最印深刻的是在實習那一年,正好對閱讀教學很有興趣,於是拜託了實習輔導老師,在每週一天的晨間活動時間,讓我來上閱讀教學課程。內容不拘、沒有固定的形式或者進度壓力,教學媒材從power point檔案到故事繪本都有,孩子們因為很少接觸這樣的課程,也都對每週一次的「閱讀課」很感興趣。偶爾搭配時事安排相關課程,讓小三的孩子們漸漸養成閱讀報紙的習慣,看到每次他們的心得或回饋,自己都覺得好有成就感。
另外一次幸運的機會,是在剛踏入正式老師工作的前三年,加入了國語輔導團的行列。在那裡,為了辦理每學期的教師國語文教學工作坊,我幸運的實際參與了團內老師們的課程設計及規劃,從「識字教學」、「閱讀教學」到「篇章段落教學」的課程,不僅更深入的接觸國語文教育,也從不同的研習形式(講述式→工作坊)看到了老師們不同的研習成果。也因為在輔導團工作的關係,常常覺得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不僅是加深自己的專業知能,也能隨時跟時事接軌,我想,這應該是身為教育工作者,必須達成的功課吧!

匿名 提到...

彭孟璇 109648012 提到:

第一項作業:
分享自己曾經作過的教育研究或運用
研究結果於實務經驗。

因為本身並不是教育科系的學生,雖然在大學期間有修教育學程,但是談到相關的教育研究或是運用結果的實務經驗,還真是微乎極微。
仔細想想大學時個人所參與的小組所做的專題,似乎有勉強的牽聯到一些關於教育的課程製作,那時整組是研究:運用多媒體設計一些測試的教材(這就是我所說的勉強的牽聯),放在像是SCORM這樣的教學分享平台上做測試,並比較其與一般傳統e-learning之差別......,而專題最後的研究結果也只能算是初等的階段,也未有實際於教育現場的任何試驗,所以要來談「自己曾經作過的教育研究或運用研究結果於實務經驗」的話,還真的算是接近於零的狀態吧。

也許以後有機會能在學校有教學經驗時,可以把所學投入實際的教學現場,並在平常的觀察中做紀錄,並研究其中的差異與成效。

匿名 提到...

陳愷欣
第一項作業:
分享自己曾經作過的教育研究或運用研究結果於實務經驗。

大學時教育心理學的課堂上,老師曾經提到「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意思是指:「一個人的行為受他人影響,而實現他人的預言」。
教師是學生的重要他人,依照畢馬龍效應的說法,教師對學生的期望會影響他們的行為表現,若老師覺得他是個好孩子,他可能也會覺得自己是個好孩子而作出符合好孩子的行為表現,反之,則孩子就會有不同的表現。於是,我每次進行教學時都提醒自己,要能夠以正向的態度溫暖每個學生,給予他們鼓勵和讚美。
畢業後,在小學實習一年的期間,秉持著這樣的信念對待每一位學生,不吝於讚美,我發覺這樣的方法對年紀愈小的學生愈有用,或許是因為他們所要面對的問題都還很容易解決和學習吧!也或許是因為他們所遭遇到的挫折還不多吧!我喜歡對學生說:「你很棒!因為……」,當他們覺得氣餒而不願意挑戰時,跟他們說:「老師覺得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我相信畢馬龍效應,相信若教師對學生有正向的期待時,學生能變得更好!

對於畢馬龍效應的小小心得,歡迎大家回應。

flydar 提到...

看到這麼多人分享自己的想法蠻好的

其他人呢? 或回應一下吧

匿名 提到...

美芝109648010

畢馬龍效應的回應。

教師在教學時多給予學生正向的用語,
有助於建立學生的自信心。
教師的語氣及表情顯露出對於學生的期待,學生也很敏覺地觀察老師的一舉一動,因此,教師的言行舉止必須留心,學生除了會模仿,也會感受到重要他人的看法。

在集中實習,接觸的是五年級的孩子,我喜歡多給他們課堂表現的機會,不管答得好與壞都會給予肯定,這是我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多發言,也從中引導學生尊重其他人的答案。對於學習落後的學生,我會給予多一點的提示與後答時間。

個案:一個號碼都會出現在黑板上的學生。遲交作業,不斷地補交補寫,但是為什麼總是一而再的發生呢?

每個班級都會有少數幾位的這樣學生,那時我是實習老師,我有較多的時間可以關照到他,陪他寫作業,耐心,給予期待,做約定,一次一次漸進完成他的作業,短短三個星期,我看見他的進步與改變,從老師被動的緊迫盯人,到一叫名字,他就會主動遞上作業,並且承諾下一次的進度。

問題的癥結點在他不會寫作業,挫敗感加無力感,所以無法如期繳交作業的情況循環著,也被貼上了標籤,他也自己定位成:我就是會遲交的學生!

鼓勵他,肯定他,教師想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無形中就會使用的方式,運用畢馬龍效應的作法。對學生的用心,他們是感受得到的,之後這位學生在回饋我的小卡片寫著:老師,我有努力完成補交的作業,希望下次校外教學可以看到妳。

我很感動,因為他知道老師對他的好,也知道自己是值得被肯定的!當老師的外在期待與學生的內在動機相輔相成,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畢馬龍效應得以實踐。

109648009 劉謹睿 提到...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劉謹睿109648009
剛剛看到同學所提出的「畢馬龍效應」,其實我有一點小小的感觸。我覺得一位教師,真的不可以放棄任何一個孩子,或許他只是沒受到關心,也或許他的長處還未展現,只要當老師的能多付出一些「關心」和「觀察」,然後給予學生正面期望,每個學生都有其優點和可以發展之處。

我想起我之前的特別的實習經驗,我所實習的學校位在台北市,不過卻處於所謂的「文化不利地區」,在那邊班上的學生大約20個左右,但是卻有一半甚至是一半以上學生屬於單親家庭或是隔代教養,很多學生常常聯絡簿沒簽名,也常常下課後在外面晃不想回家,只因為家裡沒有人在,父母親因為忙於工作而疏於照顧。這樣狀況下的學生,說真的只要不變壞真的可以說是很慶幸了。但是仔細想想,面臨要繼續升學或是發展一技之長的學習階段,其實對於這些孩子,老師的態度真的很重要,因為這些孩子已經要學著為未來作規劃了,家長已經沒辦法給孩子關心溫暖了,如果老師又對學生不關心或是沒有期望時,其實更容易造成學生自暴自棄,而誤入歧途。

在實習的時後,我向我的指導老師提出想對班上一位狀況不斷的女學生進行補救教學,或許是名為補救教學,其實是「多花一些時間陪他讀書或是給予關心」。剛開始學生也是有點排斥,或許我也可以說是以往失敗的經驗太多,導致他逃避唸書,因為害怕失敗。但是藉由我慢慢的給予她鼓勵,她慢慢的願意認真學習,以往歷史課常常在打瞌睡的她,既然在我問問題的時候,舉手要回答發言,而到了第二次段考,成績也有明顯的進步。

我只是覺得很多學生真的因為缺乏愛與關懷,也或許只是為了引起師長的注意,而做出一些違規行為。真的,教師如果能對學生多一點關心、鼓勵、期待,我相信學生也一定能感受到這一份溫暖。

文淵 提到...

回想在大三性別平權的課堂裡,蕭昭君教授曾說:「人生何處不性別」,如是的言語頓時間,讓我對自己的過往、對自己的性別意識型態變得更小心、更敏銳,同樣的,回顧我們的生命故事似乎也是「何處不問題」,因為有問題所以讓我們必須要強迫自己必須要停下那快節奏的處事態度,細心思量,看看、想想,要以何種方式來化解當下的困難,進而才能繼續向前。於此,因為有了問題,讓我們得以對自己的生命有了更多的認同與認識,也讓我清楚的明瞭原來看似平常的校園生活與班級,實在也有太多的問題值得被發現與解決,畢竟,學校終究是屬於人的社會,有太多的變數在其中。
花蓮一個充滿多元文化特色於其中的縣市,大三「原住民教育課程」探討到了母語教育的問題,是股衝動也是股想了解真知的情緒,就在課堂結束後的幾小時,我騎著車到了一百公里外的玉里鎮,一方面看看那年暑假曾經教過的學生,另方面也開啟了我習以訪談的行為,拿著錄音機問了牧師、當地學校的總務主任以及社區民眾,接下來的幾天到了光復太巴塱國小訪談了主任與老師,也到了秀林國小訪問了黃校長,一張張的錄音帶裡所記載的不僅僅只是他們對自我語言流失的痛楚與解決之道,更重要的是一份感情以及研究者為當下的時空背景與思緒思緒作了暫時間的封存與記憶。
研究給了自己打開心中黑盒子的機會,也給了自己拓展視野的空間。民國八十九年一場檢視花師實小試辦九年一貫課程的研討會中,坐在台下的我,看著時為花師實小校長也是系上老師的饒見維教授流下了英雄淚。那一幕感動了全場所有的人,也激盪了筆者想走入花師實小一窺究竟的慾望,在饒教授的指導與國科會的協助下,我得以第一次正式邁入學術之門,撰寫「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發展之參與式觀察研究 — 以花師實小高年級為例」(NSC 90-2815-C-026-004-H)
一篇論文,在研究的過程中,所面對的壓力可以說是空前的,畢竟當時的我僅是位大學生,如何走進現場打進老師的圈子裡,進而讓他信任你說出心中的真實感受是十分不容易的,悄悄,我從實小的陌生人,慢慢多了朋友,多了可以聊天的前輩,然而,不可否認的在背負研究成果的十字架上,與老師的對談過程中多了探詢、多了心中欲知的解答,卻少了些真誠與朋友間應有的歡笑,是吧!這是許多當過研究生都曾有過的際遇,那時的我常想著,若沒有帶著研究的壓力,我可否能夠更貼近老師的心情呢?在一問一答中,言語是被紀錄的,但那樣的言語又有多少是真正的事實與心中真正的認為,還是僅是官方的版本與研究者所欲得到的片面事實。
當兵時期,擔任人事官,在一只命令下,開啟了為期三個月撰寫部隊歷史的工作,又是個探詢與追問的工作,又是一段與情感拉拔的際遇,訪問當時的長官,也透過各種關係訪談早已退伍或換單位任職的弟兄,就如記者般陸陸續續寫下了許多人在單位裡的種種過往,訪談、記載、追問、沈澱、改寫、成稿,聽過了許多人的故事,也寫下了自己在當下的故事。
而此時,角色從學生、軍人、導師、行政人員到北縣社會領域輔導員,研究的議題與興趣,也從多元文化、社會面向、教師主體、學校情境到課室觀察這當中有自我的期許也有上級長官的交辦,總在懵懵懂懂的研究初衷裡開始,經歷過許多挫折、不懂、矛盾與退縮,但正因為如此,研究才有了吸引人的地方。
而目前也正運用上述的諸多經驗,開始進行台北縣社會領域輔導團工作-「社會領域概念圖教學配合資訊融入教學」的前導性教學模組建立,期望能藉此提高學生上課的興趣、團隊合作的增進與組織思考能力的培養,如是才能真把研究的成果貢獻於校園當中,而非僅是空中樓閣成為消耗預算的打手。

匿名 提到...

雅雯
第一項作業

大學非師範體系,也還沒去實習,教育學程也只有分組報告,少有做什麼研究,更遑論運用研究結果於實務經驗中了.
唯有一次可以說是將研究結果應用於實務之中,乃碩一修行動研究的時候做了一個心智圖法應用於國小作文教學中的小論文,實際與作文家教班結合,將心智圖法的概念運用於作文教學上,並檢視其成效.效果還不錯,最後研究報告也有順利完成,這應該可以算是一次運用研究結果於實務中吧!我在其他的作文班也有運用這個方式教學,成效也很不錯


其實要論更專業的研究結果運用於實務工作之上,我的經驗根本微不足道,期望以後還有更多機會,能將鑽研的研究真正運用於實務工作裡.

匿名 提到...

第一項作業 分享自己曾經作過的教育研究或運用研究結果於實務經驗。
9543019 姵璇
目前我尚未投入教學,但透過老師們的經驗分享,獲益良多。看到愷欣提到「Pygmalion Effect」,回想起在我成長過程中,是層出不窮的;記得小時後的課業並不理想,家人看我成績單名次是要「由下網上的搜尋」,而給我的標記總是冠上「功課不佳、腦筋遲鈍」,我自己後來也這麼認同,因而學習任何科目總是以「駝鳥心態」;以至於國小、中階段時常是班上最後一名。
而看到謹睿的回應:「只要當老師的能多付出一些「關心」和「觀察」,然後給予學生正面期望,每個學生都有其優點和可以發展之處。」
我很認同謹睿的說法,而在我求學階段中,我的老師似乎都會受這些效應的影響去對待學生,各位老師的教學經歷十分豐富,能否分享如何避免「Pygmalion Effect」或「Hallo Effect」影響呢?

一、曾經作過的教育研究
大四時期,修習「實務專題」課程,當時研究方向以「幼兒體能」為主,從一開始搜尋文獻、編製問卷到進行施測,只能以『慘』字來形容。
印象最深刻是在編製問卷部分,在尚未接觸撰寫研究專題時,總以天真認為「問卷」是最簡易的做法,但是我錯了~被老師退了好幾十回,讓我開始對問卷產生「恐懼」,不知該如何突破這項關卡;我曾徹底的放棄,但好勝的心態,促使我燃起這份鬥志。
現在看到這份專題研究,我感到很慶幸;對於未來撰寫論文研究,是多一次的學習機會。

二、運用研究結果於實務經驗
自己尚未教學經歷,但在實習過程中,曾經Kohlberg道德兩難問題情境施測幼兒道德發展;在這次經驗中發現,當情境內容的人物轉換為幼兒的家人或自己時,幼兒會以自我為中心思考,回答問題先有利於自己,如:爸爸偷藥是為了救媽媽。反之,人物未轉換時,幼兒回答則較以社會規範為主,如:海先生不應該偷藥。(96/10/9)

.. 提到...

陳柏瑩 (109648022) /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研一) / 07.10.09
這是我大三修讀『套裝教育統計軟體應用』的老師說的:『我們屏師人的骨血裡有研究,靈魂裡有研究,我們要以這樣的傳統為榮。』
所以,作為屏師的畢業生,我們無ㄧ能從『撰寫論文』的『死獄』裡倖免。
當時我們以三人為一組,進行為時一年的研究工作,從大三下學期開始,就開始進行主題的研擬,並且開始尋找指導老師。
我的指導老師擅長的領域是『教育統計學』與『教育社會學』的領域,第一次繳交微型研究計畫給老師的時候,老師差點沒把我們帶去的珍珠奶茶吐出來。
我們的題目是這樣子的:『班級經營的策略與學童數學科成就之相關研究』
首先,老師說他完全看不出上述的兩個變項有任何相關;再者,這主題也與老師的學術專長無涉。會有這樣詭異的主題,全因為我們三人有著迥異的主題興趣,拼拼湊湊的結果。
還好珍珠奶茶夠甜夠香,老師還是硬著『微禿』的頭皮,把我們三個笨蛋『簽』下來了。
幾番討論之後,最後,我們決定以『屏東縣國小教師專業形象與社會聲望之調查研究』為主題。
因為研究架構很單純,所以老師希望我們能以『質量俱佳的樣本』來作為論文最重要的賣點。
沒記錯的話,當時一共發了三千份問卷,有效問卷的比例大約在70%上下。
可別小看三千份,這數字讓當時在攻讀MBA的好友聽了差點沒休克送醫,直問我:『…啊妳是在讀博士喔?』
除了跑問卷的苦難之外,key原始資料、撰寫spss程式都是讓我永生難忘的苦難經驗。
另一件更痛苦的事情是,當時國內可供參考的中文文獻只有三篇,兩篇出自已故的前教育部長 林清江博士之手,另一篇則是 林博士指導的碩士班學生所寫。並且,這三篇文獻在網路不若今日發達的世紀末,我找遍南師以南的院校都苦尋不得。
最後,在老師的鼓勵之下,我寫了一封信給當時還在教育部長的任上的 林博士,懇求他給與協助。
回信來得很快,而且份量很足。
林博士不但慷慨的答應讓我們使用他自己發展的量表,也把幾份未出版的文獻以及參考書目都寄來了,還鼓勵我們要把完成的論文也寄給他ㄧ份。
那是我第一次親身經驗『宗師』泱泱大度的典範,也是我畢生難忘的經驗之一。
我們的研究結果與 林博士更早之前以『台灣省國中小教師』為對象的研究結果差異不大。
教師的專業形象在50種職業中排名大約是第13、14(序位越前面的代表越專業),社會聲望則大約在第7、第8上下(略高於 林博士的結果)。有趣的是,教師在專業形象與社會聲望的自評都遠低於其它他職業工作者所給予的評分。
如果要問我,從這份研究得到的最大收穫是什麼?我會回答:『時尚!時尚!時尚!』
與時俱進,不落伍的教學知能是時尚!
熱愛生命的態度是時尚!
擁有良好的『表面效度』當然是,時尚!

匿名 提到...

宜璇109648006
第一項作業:
分享自己曾經作過的教育研究或運用研究結果於實務經驗。
由於自己不是教育系出身的,所以沒有真正進行過教育研究,或將教育理論應用到現場的經驗。不過,倒是曾經參加過一個閱讀個工作坊,並將裡面講師所教授的方法,應用在閱讀教學上。我是進行繪本的閱讀教學,在上課前,需要預先利用「六頂思考帽」、「七五W法」等方式進行繪本解構,提出由低至高層次的問題,再與學生進行繪本的討論,最後引導他們寫讀書心得。
在進行了一學期之後,我覺得這樣的方法可以幫助進行閱讀教學,提問的品質也能提升,不再只是例行性的問學生:「你覺得這本書好看嗎?」或用說理的方式訓誡學生:「你看,就是因為主角愛說謊,才會惹出一堆麻煩,你想當一個愛說謊的小孩嗎?」然後,期待全班口徑一致的回答,就算是完成了任務。
由這次的經驗,我相信教師是可以透過參與工作坊、研習等方式,提昇自己的教學品質及能力。

匿名 提到...

子嫻109648018提到:
第一項作業:
分享自己曾經作過的教育研究或運用
研究結果於實務經驗。
在前年,我很幸運地和一個外師協同教學一年,這是一個很特別的經驗,也學習到很多異國風俗民情。不過,因為我任教的學校,學生大多是處於文化不利的地位,文化刺激不夠,學習成就低落,對於學習英語的興趣也不是很高,就一年的英語協同教學看來,剛開始似乎小朋友對於學校出現一個外國人感到非常的好奇,但是小朋友卻無法主動和老師溝通,到底這樣只有一年的協同教學,對於學生而言,是否有助益呢?抑或假設是都市學校進行這樣的一年協同教學,是否對學生幫助比較大呢?就我自己的看法是學生程度差異過大,對於學習成就低落的小朋友來說,進步真的有限。

匿名 提到...

玟岑109648001
第一項作業:
分享自己曾經作過的教育研究或運用研究結果於實務經驗。

在考上研究所後則選擇保留學籍一年,先去教育實習,欲以在教學現場的實務中逐步驗證所學的教育理論,並且充實實務經驗,我想這是初入學校的老師總會熱切期待的吧!
然而教育情境的多元性與複雜性,許多的問題與衝突是即時的、突發的,通常教師多為運用經驗與直覺的判斷來解決當下的問題,有研究即顯示初任教師有教育理論無用論的看法,若在教學上有問題,認為同事的經驗傳授則較能解決問題,因此產生理論與實務的分立。
帶著這些假設與質疑進入教學現場中,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與反省發現,自己對於理論與實務的拉鋸產生蠻大的內在衝突感,在學校現場中老師常常要處理五花八門的班務、學生的常規訓練、趕教學進度、改ㄧ堆作業等…似乎經驗上的教學技巧比較凌駕於學校所學的教育理論,輔導老師也常跟我說很多事情是學校沒有教的,靠的就是經驗的累積,於是乎,我覺得自己離那些教學理論似乎越來越遠…其實自己內省,造成這般的鴻溝原因除了上述所說的以外,就是自己轉化理論的能力還不足,尚未到達出神入化的地步吧!
然而其實也不用抱持太消極的態度,因為至少理論會無形中影響著我們教學的信念與決定,也如同同學們分享的「比馬龍效應」等,只是更可以期許能在實務中驗證理論,而且更建構屬於教師自我專業的理論,才不會流於慣性、經驗的技術性教學。其實還蠻佩服在職進修的老師們,透過研究檢視教學,運用教學驗證研究,所以,這也是對自己的期許,在這裡與大家分享與共勉。

匿名 提到...

玟岑回應姵璇
分享如何避免「Hallo Effect」的影響

  其實班上的學生因為家庭背景、學習風格、接受文化刺激的不同,其所表現的學習態度、動機與成就也會有所差異,難免老師自己心中也會排列出學生成就高低、表現好壞的分類,尤其老師常常會請優秀的學生當小幫手、擔任重要股長,因而容易形成表現優秀的學生什麼都好的錯覺,然而老師其實應該啟動自我監控的後設認知,並且更客觀的觀察與透過具體的鼓勵來對待學生。
  在實習期間,就有一案例,發現某學生在過去輔導紀錄中的表現,以前的老師都讚譽有加,所以我的輔導老師理所當然的安排他當小幫手和股長,然而後來漸漸發現,他似乎有利用老師的信任而有習慣性的說謊,經由老師深入的輔導和懇談,他才漸漸改過來。
  以前的老師是否即有月暈效應,而忽略了其人格與道德上的問題,可能難以追溯,可是老師真的要秉持中立而實際的觀察,才能遠離無形中的偏愛和歧視,以避免造成其他同學心理的不平衡或傷害,所以老師的一舉一動牽動著學生對自己的看法與行為表現,真的要小心謹慎才行。

匿名 提到...

淑媚109648016
第一項作業:
分享自己曾經作過的教育研究或運用研究結果於實務經驗。

先從老師第一堂課所說「後設認知強的人,其實活的比別人辛苦。」談起。
我想說,身為老師其實在某些方面,尤其是年輕老師初入教學現場,的確背負了很多比一般人更多的自我批判與自我期許,因為他帶著學校所學的教育理想與教學理論,進入了一個陌生且龐大的行政體系,面對一群等待引領前進的稚嫩臉龐,除了處理繁瑣的行政雜務,急急追趕的教學進度,批改不完的學生作業,還要為層出不窮的意外事件疲於奔命、、、這也是當初我倉皇的由導師轉向行政發展的主要原因。之後重新再回到低年級擔任導師,我也明白這只是一種歸零狀態,就像現在的我,很辛苦的跟上大家的腳步,雖然很吃力,但知道這是必走的路程。
我和許多同學一樣,本身並非教育科系的學生,不過當初因緣際會的入了這一行。十幾年來的浸淫與學習,我切身深感受校園環境當中「人」的美與善,如果早些年,有機會可以聽見曾老師「讀書與做人應該要分開」這樣語重心長的話語,我應該學會更多對人性的善解與包容。
如今從這點走出來,看見這群美麗善良的同學們,我想,即使我追趕得很辛苦,依然是值得的。其實身為人,都有向上的本質,不論他(她)所追求的是什麼,只要方法正當都是值得鼓勵的。在教室裡,我也試著這樣肯定學生、鼓勵學生。
Schwab課程理論當中論及教師的角色,認為教材和理論只是有機的參考資料,課程應是教師考慮各種情境條件下所做的一種慎思判斷,教師才是課程真正的主體,而教室則是理論與運用的轉化空間。因為只有教師了解情境脈絡的特殊性,包括行政的交辦事項、學生的能力水平、班級成員的複雜背景、家長的教育態度等,教師除了應有的教學知識與教學技巧以外,更應從當中發展自己的專業判斷能力。

雖然真正的研究也談不上,但是從Schwab課程理論觀點出發,這兩年準備考試期間,在讀書與教學現場迴旋,我深深感受此課程觀點賦予現職教師有利的依據與極大的運用空間,也讓我不再時時的自我批判,從陷溺的自我批判中得到真正解放,在行政與教學、學生與自我之間尋找平衡點,也試著重新學習,想發展更佳的後設認知策略。
一個好教師的確要異於常人,要有豐富的教學知識、精進的教學技巧、有效率的處理班級事務,還要能洞悉人性的脆弱,有敏銳的感受度、更要有良好的溝通技巧和資訊能力,懂得關懷別人,隨時掌握社會時代的脈動,還要時時拿著一把量尺做自我檢視、、、
希望能透過讀書與研究,檢視自己的教學實務,增進自己在課程的思考能力與教學品質。

匿名 提到...

我是意涵

看到愷欣提到畢馬龍效應,有蠻深的感觸。
當時在當一個國中二年級學生的家教,
老是覺得自己很笨,很差,
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們學校有能力分班,
而她雖是在資優班,
但班排名總不出倒數一二三,
甚至有一個學期被安排至普通班。
她告訴我,反正老師也覺得她沒救了,
我聽到這句話時只覺得很心疼,
教師期待竟造就成一個如此消極的孩子,
教育愛的理想實踐在哪?

匿名 提到...

姵璇回應96/10/13
多謝玟岑跟我分享如何避免「Hallo Effect」的影響,也因而教育一再強調
老師們身教、言教。
猶記上禮拜(10/9)上課,錦達老師教導我們如何搜尋資料方法,真的很受用。讓我想到一本書,書名為:『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作者:畢恆達。內容是關於撰寫論文的一些經歷分享。
從大學到現在,搜尋資料都是學生的事,必須要我們自己去摸索,而老師卻未告知我們如何有效的去搜尋文獻;故禮拜上課,才發覺自己以前搜尋方式簡直就是浪費時間,雖然都是利用關鍵字搜尋,但卻用錯方法。

但我卻很慶幸這次的搜尋資料『教授有告訴我』,讓我能事半倍功。

.. 提到...

強推!!「教授為什麼沒有告訴我?」
這本書對研究派典的較比有深入淺出的觀點喔!
另外對論文的撰寫也有一些很實用的建議,包括軟硬體的、生活的、心理的。
哈!我在我自己的部落格裡寫過這本書的閱後心得...不過...才疏學淺啦...就不要傷害大家眼睛了。
有興趣的人找來看看吧~

匿名 提到...

黃曉芬109648017 提到:
第一項作業:
分享自己曾經作過的教育研究或運用研究結果於實務經驗。

畢業了兩年
邁向第三年的教書生涯
回想帶前一屆時
總是為了班級經營與教學方式在煩惱
一直苦思如何將理論與實務相結合應用
相信理論絕對有其重要性
我深信畢馬龍效應的可行性
因為從學生身上
我了解到老師對他們的影響是如此之大
老師的言行舉止與態度
深深影響了孩子對自己的看法與對同儕的看法
於是我總是不斷提醒自己
以正向積極的態度去教孩子
讓孩子知道自己是有能力的

今年我努力學習妥善運用獎賞制度
來鼓勵孩子表現好的行為
發現給予正增強的方式的確讓孩子受到鼓舞
並透過小組合作的方式
給予小組或全班共同性的鼓勵與獎勵
孩子們真的表現的越來越好
也讓我了解
每個人都是需要鼓勵的
給予適當且中肯的鼓勵
會讓人有動力繼續向前

婷筠 提到...

我大學本身並非教育體系的學生,目前也沒有任何教學的經驗,所以看到同學們分享著自己的實務經驗覺得受益良多~~
在這裡我想提供一些心得與看法:
常常我也在思考一個問題:「是誰決定了孩子的路?」,成人們常常要求孩子做出我們或者是社會所期望的「樣子」,例如聽話、守秩序、不吵鬧、考100分...
我們在對孩子做這些要求時,往往也不給孩子任何的解釋與理由,就是要他們這麼做,孩子們就這樣在成人的期望下長大...然而長大後卻不知道自己究竟要的是什麼?不知該選擇什麼?只期望有人可以告訴他們接下來的路怎麼走,我想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如果我們可以多花點時間傾聽孩子心裡的需求,尊重他們所做的決定,給他們一個「做自己」的機會,也讓他們知道:這個世界沒有所謂「對」或「錯」,他們所做的決定只要對自己是好的就可以了,這樣孩子將來是不是會更有自信,未來的路也能走的很好。

林亞璇 提到...

作業 小組成員 林亞璇 謝詠筑 郭家伶 吳靜宜 訪談林文律老師大綱以及注意事項
訪談大綱
1.老師的求學之路
2.老師的家庭背景
3.老師的職場生涯
4.老師研究生涯的重要轉折 事件或影響因素
5.老師目前的研究興趣與主題
6.老師覺得校正所可以朝哪些研究主題發展
7.老師覺得碩士班學生學習的重點 方法

注意事項
1. 應以誠懇的態度先徵詢老師的意見是否願意
2.先問老師有沒有哪一部分是不希望我們提及的
3.也要事先跟老師說要錄音並且打成逐字稿,並徵詢同意
4. 事後應送一張感謝函,感謝老師的幫忙

匿名 提到...

第二項作業 姵璇

1、姵璇的研究方向
自己對於藝術方面頗有興趣,因而研究方向為:「幼兒色彩聯想力」
請幼兒透過繪畫方式針對特定的色彩所產生的聯想物為何?並且進一步分析幼兒所畫出的聯想物與形狀的關聯性。
但我自己有想過幼兒所畫出的聯想物是和日常生活有關聯的,因而不知道該如何使此研究更有意義?若各位老師們有不同的想法,請給予我建議囉~感恩!

2、何謂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對於研究者來說,是必經的過程;而文獻可分為:「第一手資料與第二手資料」,前者是研究者自己從文獻發現和引述;後者為研究者間接讀取他人資料引述(如:論文中的文獻,最容易看見。)
猶記錦達老師在上節課(10/9)所提醒的參考文獻盡量少用他人碩博士論文,因為文獻並非來自第一手資料。
文獻探討則是自己針對想研究的領域,以『遍地開花』的方式搜尋文獻,將學者所提出的研究或結果提出,進而呼應自己的研究主題。

3、目的為何?
雖然搜尋文獻是件難事,但卻是能幫助自己在研究上更加順暢。
文獻探討的目的:
A、從學者研究中瞭解過程並避免自己重複做過他人做的研究。
B、有些研究年代過於遙遠,研究者能從中將研究套入現代新理論,進而『擦出新火花』
C、撰寫過程中,訓練自己的組織、思考能力。

以上是我的想法~如有誤,請見諒!961017